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212例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送检的怀疑为ABO-HDN的212例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检测。结果212例标本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1例,占19.34%,游离抗体试验阳性31例,占14.6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19例,占56.13%。A型血患儿HDN的阳性检出率高于B型患儿,女患儿HDN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的阳性检出率还与标本送检时间有关,患儿出生后3d内送检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血清学检测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标本送检时间以及新生儿的性别和血型可能对临床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小儿铁代谢与心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病儿,并于同时间段向社会招募96例健康小儿,分别记为研究组和正常组.检测并对比两组铁代谢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研究组小儿铁代谢分别与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两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18.36±3.59)μmol/L比(12.44±2.17)μmol/L、(271.41±57.35)μg/L比(112.24±18.36)μg/L、(94.62±15.63)μmol/L比(62.18±9.74)μmol/L];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47.32±5.56)%比(54.28±6.89)%]、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52.64±5.91)mm比(47.42±4.36)mm、(38.28±4.69)mm比(33.45±4.13)mm];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21.31±3.93)mg/d比(16.47±3.27)mg/d、(181.31±27.62)μg/L比(173.44±25.13)μg/L、(11.58±2.42)U/L比(8.84±1.23)U/L];研究组中铁代谢指标SI、SF、TIBC与LVEF指标呈负相关,与LVEDD、LVESD、mAlb、β2-MG、UNAG均呈正相关.结论 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小儿铁代谢指标SI、SF、TIBC、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及肾功能指标mAlb、β2-MG、UNAG均存在异常.铁代谢与心功能、肾功能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调查研究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血清铁蛋白(SF)及血红蛋白(Hb)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地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165例作为观察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CT及H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I及SF水平。另选取从未献过血的健康体检人员15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RBC,HCT,Hb,SI及SF水平,并与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4.7±6.1岁,平均献血量3324±167 ml。2组中男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男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女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女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年龄与SF水平均无相关性(r=-0.034及0.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献血量与SF水平均呈负相关(r=-0.393及-0.660)。结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铁蛋白水平低于不献血人群。需对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进行健康状况跟踪及营养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5.
1986年,我国学者首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其完全缓解率(CR)达83.9%,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但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例疗效不明显,对这部分病例,本文应用放射性标记探针作骨髓涂片细胞原位杂交,观察c-myb原癌基因的表达水平,旨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机制作一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1.对象:20例初诊M3患者(诊断依据FAB标准),男12例,女8例,年龄12~61岁,中位数为47岁,单用ATRA治疗1~3个月未达CR。对照组设初诊M3患者15例,单用ATR…  相似文献   
6.
江清华  蔡于旭  符虹  钟翔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90-2091
经过十来年的努力,海南建立统一采集、集中检测、统一供应的“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采供血体系。同时,为保证RhD阴性稀有血型输血安全,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献血资料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2001年至2006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RhD阴性血型人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作民族、职业、性别、年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紧急救治中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限制性液体复苏(LFR)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紧急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均接受常规急救,其中有42例实施LFR治疗,记为A组;余50例实施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LFR治疗,记为B组。将救治成功率,液体复苏指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B组救治成功率高于A组(P0.05);2组开始复苏时间相近(P0.05),B组开始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总输液量少于A组(P0.05);治疗后2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缩短(P0.05),且B组均短于A组(P0.05);治疗后2组纤维蛋白原(Fbg)均升高(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2组治疗后PLT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接近(P0.05)。结论: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采用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LFR实施救治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液体复苏效果,减少总输液量,还可促进凝血,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优化献血者招募和强化血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确认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共检测无偿献血者470 975例次,HIV确认阳性103例,阳性率为0.22‰。不同年份、地域的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3例HIV阳性确认者中以18~30岁组居多(65例,占63.11%),阳性率为0.33‰。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9,P<0.001)。HIV阳性确认者中男性95例,女性8例,男性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0.29‰)高于女性(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03,P<0.001)。HIV确认阳性者的职业类型主要为职工(20例,占19.42%),其次为学生(16例,占15.53%)及无业人员(6例,占5.83%)。结论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形势依然严峻,应通过加强献血前干预、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建立联网数据库等多种措施来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海南地区疑难交叉配血患者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输血前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海南地区各医院送检的439例疑难配血标本,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439例送检标本中,共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32例,阳性率7.29%。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10.19%)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P0.05)。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包括同种特异性抗体13例,自身抗体14例和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5例。各系统疾病中,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的比例最高,达到78.13%。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分布情况,探索其规律,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地区2011-2015年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五项血液筛查结果数据,统计分析血液筛查不合格率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2011-2015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为4.45%;五项血液筛查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1.62%)>HbsAg(1.29%)>梅毒(0.82%)>抗-HCV(0.44%)>抗-HIV(0.27%);不合格率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献血类型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HbsAg和梅毒三项不合格率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献血类型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项目不合格率除性别外,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献血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项目不合格率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文化程度、职业和献血类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ALT和HbsAg是血液筛查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加强ALT和HbsAg献血前初筛质量管理是降低血液筛查不合格率、保证血液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